|
|
|
|
操作埋刮板输送机需了解的要点知识 |
|
埋刮板输送机是一种通过刮板链条在封闭机槽内连续运动,实现粉尘状、小颗粒状或小块状物料输送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粮食、化工、矿山、建材等行业。操作时需掌握以下要点知识,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操作人员安全。
一、设备基本认知 在操作前,需先了解设备的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,避免因“无知操作”导致故障: 核心结构:主要由机槽(封闭的输送通道)、刮板链条(刮板与链条连接的输送部件)、驱动装置(电机、减速器)、张紧装置(调节链条松紧)、进出料口等组成。 工作原理:刮板链条在驱动装置带动下沿机槽运动,物料因自身重力和与机槽壁的摩擦力,被刮板“埋住”并随链条一起向前输送(物料填充率通常为0.6-0.8)。 适用物料特性:适用于堆积密度≤1.8t/m³、含水率较低(一般≤10%)、无强腐蚀性、无坚硬大块(避免划伤刮板或卡料)的物料,如面粉、水泥、煤粉、谷物等。**禁忌物料**:粘性过大(易粘刮板导致堵塞)、高温(超过机槽材质耐受温度)、锋利棱角(易磨损链条)的物料需谨慎使用(需定制特殊材质设备)。
二、操作前的检查要点 操作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,排除潜在隐患,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: 1. 机槽与物料检查 - 清理机槽内残留物料、异物(如工具、石块),避免启动时卡滞刮板链条。 - 检查机槽盖板、法兰连接是否密封严密(防止粉尘泄漏或物料撒漏),螺栓是否松动(尤其是进出料口与机槽的连接部位)。 - 确认输送物料的特性(粒度、湿度、温度)与设备额定参数匹配(如设备标注“最大输送物料粒度≤50mm”,需避免投入大块物料)。
2. 刮板链条检查 - 查看链条松紧度:用手按压链条中部,下垂量应不超过机槽宽度的2%-3%(具体以设备说明书为准),过松易跳链,过紧会加剧磨损和电机负荷。 - 检查刮板与链条的连接是否牢固(螺栓是否松动、刮板是否变形),链条节距是否均匀(避免因某节磨损过度导致卡链)。 - 观察链条与链轮的啮合是否顺畅,有无偏磨、卡涩痕迹。
3. 驱动与张紧装置检查 - 驱动装置:检查电机、减速器的油量(减速器需按型号加注对应标号润滑油,油位在油窗1/2-2/3处),有无漏油;电机接线是否牢固,接地是否可靠(防止漏电);皮带传动的设备需检查皮带松紧度和磨损情况。 - 张紧装置:手动调节张紧螺杆,确认其灵活无卡滞,张紧滑块与导轨接触是否顺畅(避免因卡滞导致链条松紧调节失效)。
4. 电气系统检查 - 检查控制面板按钮(启动、停止、急停)是否灵敏,指示灯是否正常。 - 确认过载保护、断链保护等安全装置(如配备)是否有效(可模拟测试:拉动断链检测开关,设备应立即停机)。
三、启动与运行中的操作要点 运行过程是设备最易出现问题的阶段,需严格按规范操作并实时监控: 1. 启动操作 - 必须“空载启动”:先启动设备,待刮板链条正常运行(约30秒,确认无异常声响)后,再开启进料装置(如闸板、螺旋给料机)。**禁止带料启动**(否则电机易因过载烧毁,链条可能因瞬间受力过大断裂)。 - 启动时若发现电机异响、振动剧烈或链条卡滞,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排查故障后再重新启动,禁止强行运行。
2. 运行监控 - 实时观察输送状态:通过观察窗或进料口,确认物料输送是否顺畅(无堆积、无漏料);若发现物料在机槽内“打滑”(输送速度明显变慢),可能是链条过松或物料含水率过高,需停机调整。 - 监控关键参数:电机电流(通过电流表)应稳定在额定值内(波动不超过±10%),超过额定值可能是过载(如物料过多、卡料),需立即减少进料量或停机检查;电机、减速器表面温度不超过60℃(手感不烫手),温度过高可能是润滑不足或过载。 - 监听设备声音:正常运行时应为均匀的“链条摩擦声”,若出现“咔咔”卡涩声(可能是刮板刮到机槽或有异物)、“咯噔”异响(可能是链条脱节),需立即停机检查。
3. 进料控制 - 进料量需均匀稳定:通过调节进料装置(如闸板开度),使物料填充率控制在设备设计范围内(通常0.6-0.8),避免突然大量进料导致机槽堵塞。 - 禁止在进料口投入非输送物料(如工具、大块杂质),必要时在进料口加装筛网(孔径略小于设备允许的最大粒度)。
4. 应急处理 - 卡料处理:若物料在机槽内堵塞(表现为输送中断、电机电流骤升),必须立即停机、切断电源,待设备完全静止后,打开机槽盖板清理堵塞物料(**禁止在设备运行时用手或工具伸入机槽)。 - 断链/跳链处理:发现链条断裂或跳链,立即停机,检查链条磨损情况、链轮对齐度,更换损坏部件后重新张紧链条,确认无误再启动。
四、停机与维护要点 停机后的操作直接影响设备寿命,需规范执行: 1. 停机操作 - 必须“先停料,后停机”:先关闭进料装置,待机槽内物料基本输送完毕(约1-2分钟,根据设备长度调整),确认刮板链条空载运行后,再按下停止按钮。**禁止带料停机**(否则残留物料易结块,下次启动时易卡滞)。 - 停机后关闭总电源,清理进料口、出料口残留物料,防止物料受潮结块。
2. 日常维护 - 定期润滑:链条销轴、链轮轴承每8小时加注一次润滑油(如钙基润滑脂);减速器每3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(按说明书型号更换,避免混用不同牌号)。 - 定期检查与更换:每周检查刮板磨损情况(磨损量超过原厚度1/3需更换)、链条节距(伸长量超过2%需更换链条);每月检查机槽内壁磨损(尤其是弯曲段,磨损严重需补焊或更换)。 - 清洁保养:每班停机后清理刮板和机槽内的残留物料(尤其是粘性物料,避免粘结后增加运行阻力);每周用压缩空气吹扫电气元件表面粉尘,防止短路。
五、安全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准则,避免安全事故: -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,熟悉设备结构和操作流程,禁止无证操作。 - 运行时禁止打开机槽盖板、触摸运动部件(链条、链轮),或用工具伸入机槽内(防止卷入受伤)。 - 处理故障或清理物料时,必须先切断总电源并悬挂“正在检修,禁止合闸”警示牌,必要时安排专人监护。 - 设备周围需保持整洁,无易燃易爆物品(尤其输送粉尘物料时,需防止粉尘堆积引发爆炸),通风良好(避免粉尘浓度过高)。 -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:操作时需穿工作服、戴防尘口罩(输送粉尘物料)、防护手套(清理时),长发需盘入安全帽内。
六、特殊物料操作补充 针对特殊物料,需额外注意: 高温物料(如热砂、高温催化剂):需确认机槽、刮板材质耐受温度(如采用耐热钢),运行时监控设备温度,避免因高温导致润滑油失效或部件变形。 腐蚀性物料(如化肥、酸碱颗粒):需使用防腐材质(如不锈钢)设备,操作后需彻底清理残留物料,防止腐蚀机槽和链条。 粘性物料(如湿煤粉、粘土):需缩短清理周期(每班次至少清理1次),可在机槽内壁加装防粘涂层,减少物料粘结。
总之,操作埋刮板输送机的核心原则是“预防为主、规范操作、实时监控、及时维护”,结合设备说明书和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,才能最大化发挥设备效能,保障安全与效率。
|
|
|
| |